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绿豆汤
日前,#黑猫股份(002068)和#金能科技(603113),这两大#炭黑龙头陆续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不过从成绩来看,有人欢喜有人愁。
金能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55.77%到165.07%,扣非后也将同比增加45.08%到55.47%。然而黑猫股份则仍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规模同比上一年继续扩大。
来源:黑猫股份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黑猫股份和金能科技交了两张完全不一样的答卷,看似矛盾,但实际上,炭黑产品占黑猫股份总营收83.75%,却仅占金能科技总营收28.79%。也就是说,2025年,金能科技业绩虽好,然其背后恐怕也不是炭黑的功劳。
来源:金能科技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回到炭黑产业来看,整个行业的日子依旧不好过。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炭黑价格跌跌不休。黑猫股份和金能科技作为头部企业,虽然跑赢了行业,但覆巢之下,又焉有完卵。
一、炭黑产业,价差收窄利润承压
炭黑是碳元素的一种存在形式,是#橡胶工业 不可缺少的原料。
从上游看,炭黑是有机物(天然气、重油、燃料油等)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经不完全燃烧或热分解而得的产物。其原材料主要是煤焦油、乙烯焦油等原料油,以煤焦油为主。
从下游看,由于炭黑能改善轮胎面的耐磨性,极大提高轮胎行驶里程,还能提高胶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等物理性能,因此炭黑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轮胎和其他橡胶制品。
所以对炭黑企业而言,其利润高低,主要取决于炭黑产品和煤焦油的价差。然而从历史数据来看,留给炭黑企业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
2021年是炭黑行业的高光时刻。年初受疫情控制效果显著影响,炭黑行业国内外需求旺盛,价格一路走高,价差也随之扩大。全年来看,黑猫股份和金能科技炭黑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4%、16.22%。
10%+的毛利率,放在别的行业或许不起眼,但对于炭黑行业已经算是泼天的富贵了。只是这种程度的盈利,也只是昙花一现。
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煤焦油等原料端受全球能源紧张和煤焦行业大范围限产影响,价格一路飙升。成本上涨虽然支撑了炭黑价格继续走强,但盈利明显收窄。2022年,黑猫股份和金能科技炭黑产品毛利率已分别只有4.31%、6.30%。
近两年,煤焦油价格逐渐回落,炭黑原料成本压力减轻。但失去了原料端的价格支撑,炭黑价格也开始跌跌不休。利润来看,2024年,黑猫股份和金能科技炭黑产品毛利率依然只有4.67%、6.69%。
金能科技的炭黑产品收入占比还不到三成,无法评估对整体净利润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但结合黑猫股份数据来看,在这个毛利率水平下,黑猫股份已经连亏三年。
来源:同花顺-黑猫股份
二、产能过剩,头部企业被动坚守
炭黑产业盈利的逻辑核心在于原料与成品的价差,而这一价差长期被压缩的根源,直指行业积重难返的产能过剩问题。
截至2023年,百川盈孚统计显示国内炭黑总产能已达859.7万吨,行业平均开工率约59.35%;到2024年,总产能进一步攀升至912.7万吨,但产能利用率不升反降,仅为56.1%。
来源:黑猫股份2024年年报
通过以上数据可见,炭黑行业不仅产能严重过剩,而且总产能还在增加,产能过剩矛盾持续加剧。
而黑猫股份和金能科技作为炭黑行业头部企业,亦是首当其冲。
截至2024年,黑猫股份和金能科技炭黑产品设计产能分别为116.2万吨、72万吨,分别占国内炭黑总产能12.73%、7.89%。
巨大产能背后,是巨大的固定资产规模。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黑猫股份和金能科技固定资产分别为28.64亿、86.09亿(除炭黑外还有其他产品线),分别占其总资产36%、43%;与净资产总规模基本相当。
这就意味着,无论企业开工与否,都将面临较高的折旧成本。这种时候,提高产能利用率,就显得尤为关键。
客观而言,两家企业在这一指标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黑猫股份炭黑产能利用率达89.61%,金能科技达86.39%;销量也维持增长趋势,黑猫股份炭黑产品销量同比增加10.79%至104.37万吨,金能科技增长5.11%至68.05万吨。
但残酷的现实是,这种逆势生产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行业寒冬中的无奈。
横向对比可见,黑猫股份销量增长更猛、产能利用率更高,但其毛利率反而更低、亏损幅度更大。这揭示出一个扎心的真相:在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企业为维持开工率不得不接受微薄价差,甚至以价换量。高产能利用率带来的规模效应,早已被低价竞争所吞噬。
三、新型市场,研发与推广挑战并存
在炭黑产能过剩的困局中,头部企业展现了更强的抗压能力,却也承受着更大的刚性成本压力。而对过剩产能的消纳,也绝非朝夕之力。尤其从下游来看,轮胎始终是炭黑的主要应用市场,约占炭黑用量的70%左右。
来源:金能科技2024年年报
不过,炭黑传统市场虽然增长乏力,但却不乏新故事。
从下游来看,炭黑产品除橡胶用炭黑外,还包括色素炭黑、导电炭黑、塑料用炭黑及专用炭黑等非橡胶用炭黑。其中,导电炭黑可以充当锂电池的导电剂,一度因新能源车而备受期待。
在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上,头部企业也都不遗余力。
黑猫股份表示,其与高校合作开发的动力电池用超导电炭黑、绿色轮胎用炭黑等产品已完成中试并启动产业化生产,同时特种色素炭黑、特种锂电导电炭黑等新产品也正在市场全面推广。
但新技术、新产品需要较大的研发投入,在炭黑产业寒冬中,研发投入也是不得不直视的负担(数据显示黑猫股份和金能科技的研发投入和研发费用存在巨大差距,且资本化比例为0,推测可能存在研发成品/样品外销,抵消了部分研发投入)。
另外更现实的问题在于,即便研发能持续推进,新产品的商业化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导电炭黑等新业务虽打开了想象空间,但何时能形成规模化需求、在企业营收中占比几何,目前仍是未知数。炭黑企业的转型之路,注定是一场充满变数的持久战。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