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3月以来,创新药板块就处于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一直以来,创新药因价格高且部分未被纳入医保支付范畴,极大地限制了患者的使用和药企的发展。根据今年两会精神:一方面,医保支付体系将进行完善,对于“临床价值显著但未被纳入基本医保的创新药”,将通过商保进行支付;另一方面,国家医保局将对集采规则进行优化调整,对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创新药企提供支持。
政策利好犹如春风,给整个创新药板块送来了暖意,润都股份(002923)便是其中之一。自两会闭幕(3月11日)之后,润都的股价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来源:东方财富官网-润都股份 (截至2025年4月3日)
股价虽高,但业绩却有些承压。
一、医药集采,收入下滑
从业务来看,润都主营业务为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简单解释一下,化学药合成过程大致为:起始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只有形成最终的药物制剂才能被患者直接服用。产品应用范围来看,润都涵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手术麻痹、解热镇痛、抗感染类和糖尿病等多个领域。
收入结构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约5.97亿元。其中,制剂业务创收占比约为59.78%、原料药创收占比约为39.12%、医药中间体创收占比约为0.73%。可见,制剂业务是润都最核心的收入来源。
然而,2019年之后,医药集采制度(主要是制剂)开始大规模落实,而集采采的便是可直接服用的药物制剂。一方面,客户变少竞争激烈;另一方面,集采制度的核心,是“以量换价”,即使挤进了集采名单,价格降低也是必然。对于以制剂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润都,收入随即下滑也就顺理成章。2022年因疫情全面放开,润都迎来短暂上涨。但之后,润都又陷入了常态化下滑状态。
来源:同花顺iFinD-营业收入
二、低毛利,高费用
价格低了,毛利率自然被压缩。
数据来看:最近几年,润都制剂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69.21%,已跌破70%。相较于2019年之前的80%+,已缩水了10%+。
来源:同花顺iFinD-毛利率-制剂
集采大背景下,制剂业务的毛利率被压缩,自然会向产业链的上游传导。数据来看:最近几年,原料药业务的毛利率已由55%下降为2024年上半年的17.54%,下降幅度不止腰斩。
来源:同花顺iFinD-毛利率-原料药
两大支柱业务毛利率均下滑,2024年三季度,润都的综合毛利率只剩46.37%。对于其他行业,40%+的毛利率或许是不错的成绩,但对于高研发和高销售的医药行业,却没那么乐观。
近年,公司的销售费用虽有所下降,但占比(=销售费用/营业收入)仍高达20%以上,再加上10%左右的研发投入占比,润都的净利率也就所剩无几。2024年前三季度,润都的销售净利率仅剩4.24%。
来源:同花顺iFinD-销售净利率
根据公司2024年的业绩预告:2024年,润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将下降40.21%-58.15%。
来源:公司公告(2025年1月23日)
三、业绩承压,却逆势扩产
业绩承压,但润都却在逆势扩产。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约为11亿元,约为2021年的两倍。
来源:同花顺iFinD-固定资产
公开数据显示:原料药方面,公司高端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设计年产能将达4000吨,目前处产能爬坡期;制剂方面,投资2.8亿建成口服固体制剂中心,年产能将达60亿片/粒,可实现多剂型生产和包装一体化,目前已经投产;此外,尼古丁业务(生物碱)方面,设计年产能约为500吨/年,目前已量产,预计2025年产能利用率超80%。
伴随产能的扩大,真正的考验在润都的渠道和品控。若只顾着建车间,质量和渠道跟不上,再多的产能恐怕也是白搭。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