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听点是理赔复杂,说得难听点,你们就是无赖!”
“实在不好意思,我们已经在处理了。”
“处理结果3号出来的,9号才告诉我,你们明显是在故意拖延。你们就是这么欺负客户的吗?”
“是工作人员的疏忽,实在是抱歉,我们会把您的意见反馈给理赔部门…”
“一次次的相信,一次次的失望,我再也不会相信你们说的任何一个字,你们等着被投诉吧!”
女人尖利刺耳的声音穿透空气,人声嘈杂的地铁站里,大家都被她吸引,眼神里充满不解,甚至有人流露出嫌弃的表情。女人名叫佳妍,这次已经记不得是和保险公司的第几通电话了。
理赔的案子拖了几个月,X人寿那边一直没有结果。
2019年7月,佳妍妈妈遭遇了严重的交通意外。消息是交警电话通知家属的,佳妍简直吓死了。去医院的路上,她的大脑中闪过各种可能甚至不合理的结果,到了医院得知妈妈在急诊抢救应该没有生命危险,这才松下一口气。
“当时觉得自己很担心我妈身体,但是又觉得挺幸运,没想到给我妈买的意外险真就用上了,多少能缓解点经济压力吧。”
但谁能想到,有保险本来是好事,但理赔过程竟然会如此艰难。
确认妈妈脱离危险后的第二天,佳妍拨通了X人寿公司的电话,询问了详细的理赔流程。对方表示知道了,但建议伤残鉴定结束后一并提交资料。
2020年10月佳妍的妈妈被鉴定为9级伤残,因意外伤害导致一侧耳朵重度听觉障碍。按照意外险的理赔规则,应该赔付保额的20%,人民币10万元。
2020年11月底佳妍向保险公司提交所有资料,但一直等到2021年的3月份还没赔,也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第一次保险公司给的理由是:客户报案不及时。
佳妍的职业是企业法务,这让她本能保持着对很多事情一再求证的习惯,明明第一时间自己就已经和保险公司打过电话了,如今保险公司说报案不及时显然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佳妍向保险公司提供了当时的通话记录,这一次和保险公司“申诉”,果然报案时间的问题解决了。
第二次保险公司给的理由是:假期工作人员放假,无人处理。
接下来进入立案审核流程,一切本该向好的方向正常发展。而且,保险公司还承诺虽然马上就是清明假期但会安排人手加班处理。假期里,佳妍一边照顾妈妈一边苦苦等着保险公司兑现承诺。事实却是啪啪打脸,假期里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2021年4月11日上午,迟迟没有等到想要的结果。佳妍拨通了银保监会的电话,投诉X人寿公司“恶意拒赔”。事实证明,银保监会是相当给力的。上午投诉完,下午该保险公司就回复说会在下周三前结案付款。
4月18日中午,佳妍收到保险公司的10万元理赔款。历时6个月,至此,整个理赔案件结束。
诚然,个别保险公司在理赔的过程中的确可能会有令客户非常不满的操作,利用客户对相关信息的不熟悉,对原本应该正常理赔的案件有意设置理赔障碍,拖延理赔进程。如果我们稍微懂点相关内容,理赔过程会顺畅不止一点点。
尽管报案时间并不是影响理赔的必然因素,但保险公司一般都会要求客户出险后尽早报案。比如,意外险有些要求48h,重疾险有些要求10天(具体看合同)。一些案件如果太晚报案,错过时机,无法确定损失,保险公司不会理赔。例如,火灾保险,应当在火灾发生后尽快报案,不能等火灾过去已经完成重建后再报案,这期间所有的灾难痕迹已经被抹除,保险公司无法定损。
报案后保险公司需要调查,但不代表可以以调查为名无限制拖延。即使案件再复杂,都要在30天内做出核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客户。并且对达成协议的,10天内支付赔款,如果拒赔,在3天内发出拒赔通知书并且要说明理由。若未及时履行相关规定,还应进行赔偿。
虽然我们常能看到或听说被保险公司的拒赔的消息,大抵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意思。而且,理赔成功的人大概不大愿意把自己收到多少钱告诉更多的人。
事实上,保险公司可以拒赔的原因并不多,大概可以概括出3种情况。
一.不符合保险理赔的范围
保险最讲究“条款约定”,每个保险都有约定的责任范围,不符合肯定是不赔的。
二.未如实告知
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很多情况下是指带病投保。如果投保人刻意隐瞒自己投保前的身体状况,对“健康告知”中的内容刻意隐瞒,没有做到如实告知,这些内容又足以改变承保结论或保险产品费率,保险公司可以拒绝理赔并解除保险合同。
三.不在保障期限范围内
就是人们说的:等待期内出险不赔。以重疾险为例,一般约定等待期为90天或180天,等待期内因意外伤害以外的原因出险,保险公司有权拒赔或结束合同。也就是说,发生这种情况时,保险公司不仅可以拒赔,甚至可以提出中止合同。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在长期保险合同效力中止期间出险,同样不赔。长期险每年续费一般有60日的缴费宽限期,若超过此期限仍未能成功续费,不仅会导致保单效力中止,在申请重新恢复合同效力时,通常还需要重新进行健康等相关问题告知。
人们购买保险是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希望能有确定的风险保障。就是希望一旦不幸出险,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理赔款。
那么,如果出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报案。打保险公司电话或者联系购买保险时的销售人员,抓紧时间告知出险事实,避免影响理赔。
第二步:提前沟通。先和理赔员沟通,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很多时候,保险被拒赔都是理赔员欺负投保人不懂,用看起来正确其实并不正确的理由来拒赔。这时候,如果能摆事实讲道理,据理力争,让理赔员明白你不是小白,其实你很懂,拒赔的代价很大,这时候,理赔员就会谨慎下结论。
第三步:银保监会投诉。如果理赔员头很铁,直接不理你,或者沟通效果不理想,甚至已经出具书面的《拒赔通知书》。不需要过分担忧,拒赔不代表完全没有希望。在自己有把握的情况下,对拒赔的合理性有怀疑,此时需要做的是整理收集资料,做好相应的取证工作,可以提交新的证据资料进行理赔复议或理赔申诉。如果结果依然不理想,那就要打银保监会投诉电话投诉,投诉理由也很简单,恶意拒赔就可以。
第四步:起诉。不建议一开始就起诉,道理很简单,起诉流程要走几个月,如果保险公司上诉、申请再审,时间会更长。所以起诉是前面方法都行不通时不得已的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