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星空下的烤包子
编辑 / 菠菜的星空
排版 / 星空下的陈皮
粘胶短纤四个字,你听上去可能比较陌生,但我如果说“人造棉”,你是否就熟悉多了呢?吸湿性好、手感柔软的它,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的再生纤维,通常被用来和合成纤维混纺,提高衣服的舒适性。
粘胶短纤示意图
而这两天,粘胶短纤板块也迎来了上涨期,从事粘胶短纤生产五十多年,每年拥有8万吨产能的龙头玩家——南京化纤(600889),甚至直接来了个涨停,给股民送足了温暖。
吓得笔者赶紧去查了下粘胶短纤的价格走势,生怕错过了什么结构性机会。确实,价格在去年坐了两次“过山车”之后,现在也在朝着第三次前进(一路上扬)。
粘胶短纤价格走势(生意社)
当然,我们知道收入=价格X销量,光有价格还不行。从笔者和业内人士的交流看,最近一段时间,下游需求的乏力叠加因为疫情反复导致的物流受阻,粘胶短纤的成交量还是比较惨淡的。行业的开工率受此牵连也进入下行通道,这就很容易开启恶性循环。
所以供需两不旺,或许是目前粘胶短纤最真实的写照。
但是所谓投资,投的就是预期。展望后市,粘胶短纤又将如何发展呢?今天笔者就带你一起聊一聊这条赛道的前世今生。
一、一轮又一轮,周期属性明显
粘胶短纤既然是人造棉,和棉花存在着较强的替代性,那下游的应用场景当然是服装行业了。
从原料看,行业中目前80%以上都是由木片制成溶解浆(一种特殊的化学浆,是中间品)之后,再生产出粘胶短纤。这里多说一句,我国是溶解浆生产大国(每年生产约160万吨),但市场需求仍旧依赖进口来实现。
粘胶短纤产业链(百川资讯)
你要问谁是粘胶短纤的生产大国,笔者会毫不犹豫告诉你中国。去年我国的粘胶短纤总产能超过520万吨(好吉利的数字),像三友化工(600409)、中泰化学(002092)都是行业的龙头企业。我国的产能也占据全球产能的73%,是第二名印尼的6倍以上,自给率充足。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去观察产能的变化,周期性可谓非常明显了。第一波产能大提升在2011年左右,那是因为四万亿的刺激,导致纺织业从底部开始复苏,这也让产能出现明显过剩,粘胶短纤价格大幅下降。
伤筋动骨一百天,大跃进的后果就是行业长期萎靡。粘胶短纤价格几年没有再从地板上站起来,直到供给侧改革实行,行业盈利出现好转,新一波产能扩张在2018年达到巅峰,增速接近了15%。然后又是产能过剩,以此往复。
甚至在2021年,受前一年疫情影响,已经没有玩家再进行新产能的投放了。
2010年以来的产能变化(中纤网)
二、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所以我们将目光主要放在国内玩家的身上即可。
全球粘胶短纤的产能分布(华经情报网)
研究之后,笔者发现2017年其实是行业的一个拐点。那一年高层为了让行业尽量少打价格战,整治玩家散而乱的现象,出台了行业的规范条件,鼓励现有玩家们改造落后产能,有能力的就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兼并重组),让中小玩家不要连年亏损,浪费资源。
那以后,行业的集中度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比如中泰化学收购富丽达(但当时被行业内投资者诟病为利益输送)。目前,前三名的产能赛得利、三友和中泰,已经占据了全国总产能的50%以上。
三、涨价,有时也是迫于无奈
从开篇粘胶短纤的价格走势就可以看出,2020年下半年是价格飙升的起始点。一方面,是因为8月之后粘胶短纤出口需求向好(2020年我国粘胶短纤出口36.4万吨,同比增长3.0%),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粘胶短纤的成本也居高不下(比如原材料、能源成本)。
从下图你就可以看出,溶解浆(原材料)的价格从2020年8月起,不到一年就实现了翻倍,这给粘胶短纤带来的只有压力,没有动力。
粘胶短纤的原材料和能源成本走势
不涨价就out(退出),相信玩家咬着牙也得把成本的上升传导至下游。
包括直到今年一季度,粘胶短纤还面临着成本上移、但是需求萎缩的状态。祸不单行,受疫情影响,多地货源运输受阻,行业减产现象明显。网上已经出现了告诉你如何避免倒闭的贴子,可见行业的景气度有多差。
或许一个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今年3月初以来,粘胶短纤行业整体开工率已降低20%左右。
所以,别被涨价的光环所迷惑,挖掘背后的真相,才能让你享受投资带来的收益。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