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药明康德︱净利51亿!CXO王者2022能否继续躺赢?菠菜原创

药明康德︱净利51亿!CXO王者2022能否继续躺赢?

发布日期:2022-03-05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药明康德︱净利51亿!CXO王者2022能否继续躺赢?


3月3日,药明康德(603259)子公司合全药业(832159)宣布,其无锡制剂基地于2021年第四季度通过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针对其合作伙伴一款创新药的制剂生产进行的上市批准前检查(PAI),并取得了GMP证书。合全药业无锡基地是制剂研发和生产一体化基地,截至目前已累计50余次通过中国、美国、日本和瑞士等多国监管机构的官方审查。


对于药明康德来说,继外高桥基地顺利通过首个美国FDA制剂项目的PAI后,无锡基地也通过了首个EMA制剂项目的PAI。意味着公司在全球CXO江湖的地位又更进了一步。


一、双料巨头,分子跟随加速成长


CXO,即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可以是研发外包CRO,也可以是制剂外包CMO,更可以是研发制剂一体化的CDMO。俗话说的好,只要钱到位,什么O都会。


作为全世界都数得上的CROCDMO双料大拿,药明康德上个月中旬报出了2021年业绩预告,不出所料地又是一个丰收年。

药明康德︱净利51亿!CXO王者2022能否继续躺赢?

摘自《药明康德2021年业绩预告》

2021年,药明的净利润率高达22.26%,而且利润增速跑赢营收增速1倍左右。用相对小的营收增速撬动很大的利润增速在重资产行业更为常见,因为一次投入、按年分摊的折旧是不会变的,增加的营收等于全部是利润。资产并不太重的药明能做到这一点,说明公司的议价能力在增强,而且成本费用管控非常到位。


业绩预告属于简报性质,一般不会说太细。但药明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在这份预告中挺详细地回答了一下:“我为什么这么牛掰”的问题。

药明康德︱净利51亿!CXO王者2022能否继续躺赢?

摘自《药明康德2021年业绩预告》

战略层面,“跟随分子”全称是“跟随药物分子发展阶段扩大服务”,是药明首创的竞争战略。这种业务模式的特征是,公司早期专注于创新药早期研发过程中的工艺研发和生产,伴随着这些新药分子逐渐推进到后期临床和商业化阶段,随之建设一系列先进的工艺技术平台支持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一体化研发能力与生产能力。


这种业务模式的缺点很明显,就是需要比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充沛的人力资源,这样才能在新药分子的不同发展阶段快速完成研发能力和生产工艺的配套。所以人力昂贵的欧美CXO企业不会选择这种打法,而是依靠规模经济展开产能竞争。但是药明恰好赶上了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大爆发,得以用很低廉的价格解决了问题。


人力成本的问题解决之后,这种灵活高效的模式就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药明依靠这种模式实现了资源的精准投放,投下去的成本大概率能看到成果。目前,药明康德在全球小分子创新药临床阶段管线渗透率已经超过12%。这也是药明敢于预测2021年营收140.87亿,同比增长46.93%的化学业务2022年营收增速将翻一番的底气所在。


二、并购扩张,体外再造药明康德


曾经,新药研发有着“双十定律”的说法,也就是一款新药需要历时10年,投入10亿美元才能见到效果。然而,根据德勤的统计,新药上市的研发成本早已由2010年的11.88亿美元攀升到2019年的19.81亿美元,而回报率却在同一时期由10.1%下降到1.8%。而根据去年6月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测,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1年的2241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31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6.9%。妥妥的研发军备竞赛。


赶上了这么一个药企们疯狂互卷的好时代,不想搞并购的CXO那绝对不是一个好风投。


2015年,药明康德的风险投资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毓承资本,2017年5月与通和资本金合并,更名为通和毓承,由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亲任董事长。截止目前,药明参股公司中仅上市公司就有13家,尤其是2021年,共有6家参股公司完成上市。

药明康德︱净利51亿!CXO王者2022能否继续躺赢?

摘自公开研报

药明的对外投资主要布局生物制药(创新药和新疗法)、医疗器械、分子诊断和医疗信息化等。其中生物制药为重中之重,占据50%以上份额,医疗器械、分子诊断等紧随其后。截止去年三季度,药明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非流动资产两个科目合计已经高达97亿,跟合计129亿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已经相差不远。单纯看体量的话,说药明在体外再造了一个药明也不为过。

药明康德︱净利51亿!CXO王者2022能否继续躺赢?

摘自《药明康德2021年三季报》

药明对外投资比较倾向于早期介入,尤其是A轮和B轮。由于在这个阶段入场价格比较低,所以多年的资本运作下来也仅仅在资产负债表上积累了19.4亿商誉。对于229亿营收,51亿归母净利润,财大气粗的药明来说,这个金额真心不大,短期内也看不到药明有业绩洗澡的需求,所以药明的商誉应该还会“安静成长”一段时间。


2021年,股权投资的价格变动给药明带来了2.18亿收益,所以有句老话说得好:“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比你有钱的人还比你会炒股。”


由于疫情影响,全球CXO业务正不断流向中国,这股潮流带动着药明的报表上存货和应收账款快速增加,一派招兵买马的景象。


当然,潜藏的危机也需要注意。


三、结语


今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开会拒绝了信达生物(01801.HK)与礼来制药合作的PD-1抗体信迪利单抗在美上市的请求。评审委员会认为信迪利单抗之前的临床试验在中国完成,无法证实自身在美国的适用性。这意味着国产PD-1肿瘤药首次“闯关”FDA以失败告终。


所谓的“补充临床试验”到底是纯粹的技术原因还是另有隐情,橙哥不敢妄言,但药明生物(2269.HK)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未经验证清单”,则说明在局势愈加动荡的今天,有些风险确实离药明并不远。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