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炒肝
当跷跷板两端的体重过于悬殊的时候,这个游戏就变得索然无味。
煤电的市场就屡次出现这个问题。去年年底,全球遭遇能源危机,供需失衡后,上游煤炭趁机火了一把(当然这其中必然夹杂着投机分子),这可让下游的发电企业苦不堪言。笔者看了看几大发电企业公布的业绩快报,能盈利的企业用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好在发哥及时救场,让发电企业扩大了基准价的上调幅度,才让我们的冬天有了温暖和光明。
动力煤价格走势图(iFind)
如果说救场是应急,那么制度才能常态。上周发哥为了保障电力安全,又一纸通知,进一步完善煤炭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这颗重磅炸弹无疑再一次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毕竟事关万亿级别的市场。通知中着重强调了秦皇岛港下水煤(通过水路运输的煤,一个业内指标)中长期交易价格的合理区间。潜台词就是煤炭玩家别再瞎搞,再跳出区间小心只有大棒,没有胡萝卜。
煤炭价格合理区间(官方公布)
我国作为富煤少油缺气的典型代表,今后一段时间的能源消费一定是以煤为主,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也是为煤炭再一次拨乱反正了。今天笔者就带你盘一盘我们能源消费的命根,相信你们所谓的夕阳行业也有朝阳机会。
纵观历史的长河,煤炭大起又大落,就如同浪潮一般,司空见惯。而这背后,其实是煤炭玩家、发电玩家和用电玩家三方的博弈而已。
笔者详细梳理了我国的电煤价格调整的情况,其实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阶段:
1.1992-2003年。煤炭的价格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逐步过渡,政府指导价成为电煤的主要定价方式;
2.2004-2012年。发哥提出要建立煤电价格联动的机制,旨在让上游的成本压力传导更为顺畅;
3.2013-2015年。电煤价格双轨制(一种是庙堂组织煤炭和发电企业签订煤炭合同,价格低于市场化;另一种是市场煤价,价格随行就市)被终结,煤炭价格完全市场化;
4.2016年-至今。煤炭的长协(供需两端直接签订采购合同,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与现货市场两条腿走路。长协按照“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运行。去年年底也是刚刚将煤电的上下浮动改为均不超过20%。
此次,庙堂公布的煤价合理区间(每吨570-770元/吨),是实行电煤长协基础价五年来,首次进行的上调,这也是行业上下游玩家博弈的结果。
价格中枢上调到670元/吨,那煤电企业会有好日子吗?因为每家发电企业除了需要控制煤炭成本外,还有控制人工、折旧等一系列成本,确实无法一概而论。
但是笔者粗略估算了下,670元/吨的价格相较于历史基准价上调了25%,和煤电玩家今年开局电价上涨20%差不多。若按照770元/吨的上限计算,煤电玩家的燃料成本约为0.3元/千瓦时,全成本大约是0.39元/千瓦时,收入端按照20%的电价上调计算,煤电玩家每度电的净利润也就是1分钱,略有盈利。再加上万一煤炭企业在执行长协的时候出现履约问题,那还会出现货源短缺的问题,难上加难。
所以,虽然这次规定煤炭合理区间后,市场基本不会再出现煤超疯的现象。但是,下游的煤电玩家因此就会赚的盆满钵满,那大概率也是痴人说梦了。
这也是煤电玩家近期股价下跌的原因,没有想象空间的市场,投资者自然用脚投票。
中国神华股价(601088)
刚才踩了发电企业,现在让我们再将目光转向上游的煤炭玩家。作为能源类大宗商品之一,最后的投资逻辑还得回到供需关系。
先看向供给端。煤炭行业自2016年实行了供给侧去产能政策以来,低效无效的产能逐渐被清退,煤炭的产量呈现低增长的态势。除此之外,行业集中度也随着落后产能的出清在逐年增加,CR5(行业前五名的集中度)又41%提升至52%,头部聚集效应突出。
各地“十三五”期间去产能数量(万吨,官方信息)
去年年底的煤荒,让发哥加大了煤炭保供的措施。据笔者统计,短期内释放了优质的产能2.2亿吨,当然也包括了一些临时的产能,笔者到现在都记得那只有形的手让煤电企业“应发尽发”。但是,再将时间线拉长。随着“双碳“战略的落地深入,煤炭退出历史的大舞台已成为定局,只是最近能源短缺的压力测试中,新能源发电表现不佳,才让煤炭退出的步伐逐渐缓慢。
按照这个逻辑,未来煤炭产能的新增预计十分有限,煤炭行业供给端不会发生大幅波动。据煤炭协会预测,到2025年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约41亿吨左右,较中国2020年的煤炭产量仅高约5%(相当于每年1个点)。所以,未来五年新增的产能空间所剩无几。
那需求端是否值得期待呢?是的。煤炭行业主要的四大消费领域(火电52%、钢铁18%、建材14%、化工3%)占据了煤炭消耗占比的近90%。今年,在稳增长的基调下地产的投资有望较去年出现好转,导致电力的需求有望继续增长。另外,煤化工企业的用煤(原料属性)在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中也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这无疑让煤化工企业减轻了包袱。
据机构预测,未来三年内的煤炭消费量有望保持年均2.5%的增长。
这样一来,供给弹性几乎为零,需求端有增长空间,这种供需错配,让煤炭企业的“十四五”仍然值得期待。同时,未来煤矿的智能化、数字化(包括煤矿智能装备,智能化煤矿大数据建设)也是数字化时代投资者可以关注的方向之一。
最后,笔者相信未来的中国将逐步向清洁低碳转型。但是现阶段,为了把能源的饭碗踏踏实实地端在我们手里,煤炭这个基本盘,不值得、也不应该被动摇。你觉得呢?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