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两市大涨,仿佛牛市正在向你招手。
我司很久不写市场策略了,作为节后的第一天复盘,咱们就来先看看整个市场情绪和内外部环境有何变化。
外部,对岸加息,对A股整体不利。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3月份会进行第一次加息,全年共3次加息。加息意味着对岸通胀水平较高,需要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胀,同时市场的风险偏好降低,整体利空资本市场,这样看大的资金去防御板块也就说得通。
大家可以看到,今天市场情绪主要是央企和大蓝筹在涨。这里一部分原因是大宗商品涨价带来了强烈的通胀预期,市场整体蓝筹低估值被公募和险资追捧。
原油期货(周线)
这不是大盘要反弹的信号。
相反,这是避险的信号。至于那些搞数字货币的,我一直认为是情绪资金,这个板块主要赚服务费,没什么成长空间,也注定不会成为引领行情的风向标。今天整体上我们定义为节后的弱反弹。节前市场调整得太剧烈,短线释放春节期间的利好反弹,后面还会继续底部震荡。一个底部要想走出来,需要充分筹码交换。现在大概率会在3200-3500之间震荡,直到2meeting开完。
市场还是有希望的,万一来了道圣旨划破黑暗呢?
短期我们团队比较看好基建。从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导向看,今年要保就业保增长就必须再做一轮基建。假期我司的几篇行研也是围绕风电产业,再往大类上靠这也算是基建。从今天盘面上看反弹靠前的基本就是建筑、水泥、钢铁和工程机械,或许这是一个新的信号,今年会继续稳增长。
这两年即使没有疫情,我们必须重视房地产下行对于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说旧的发展模式不能一刀切,因为新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完全成型。房地产行业回不去了,小的房企基本会大部分死掉,只留下招商、保利、万科、金地(招保万金)这些大的头部国企。这会导致一个重要的问题——全国土地出让金急剧下滑,地方财政空前吃紧。
地方上没钱,有的基建项目就推不动,只能靠中央财政。很多人也私下留言问我们为何海上风电的补贴2021年是最后一年,可能也是财政吃紧的一种表现(这里指的是中央财政)。
可以砸钱的地方,我们看好的是能源相关的基建。
核电,会稳步推进,不太会有超预期的表现。我再啰嗦一句,超预期才会在市场上形成资金的合力,符合预期都不行,这是熊市的基本特点。轨道交通基本是地方财政花钱,这部分就别太奢望了,可以忽略。高铁投资会继续完善高铁网支线和毛细血管式的延伸和改进,没有太大的红包。光伏和风电、水电的下游发电企业投资会有超预期表现。目前,我国长期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电力革命是重头戏,民间资本也会参与。
风电和水电是真正的绿电,光伏严格意义上不是,因为光伏上游生产硅片是高能耗行业。但光伏目前成熟度比较高,上游单晶硅的制备技术提升导致成本下降,价格越来越便宜,对发电企业而言,投资成本下行非常有吸引力。海上风电还没走到光伏的成熟度,但这个产业值得掘金,也是我们公司近期写的最多的。
任何行业的暴利都不会持续,即使是半导体、医药、锂矿,没有一个能逃出发哥的手掌心。半导体去年只有阶段性表现,因为整体估值过高,全靠新闻和市场情绪在推,但局部已经出现投资过热。半导体2022年更需要专业的投资分析找到低估值的赛道,其他的明牌尽量别跟风。
这两年都是严监管的两年。从房产、教育、医疗、券商薪资到直播带货,哪里有暴利哪里就有文件,靠涨价推动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我知道去年和我们一起玩化工的,都赚了,但今年是否还是涨价主题,我们抱谨慎态度。
然而今天成交量没有突破万亿,仍属于弱反弹。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