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吃都吃不起!借消费升级之名,我的生活全面涨价菠菜原创

吃都吃不起!借消费升级之名,我的生活全面涨价

发布日期:2021-12-09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吃都吃不起!借消费升级之名,我的生活全面涨价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炒肝


年底了,年终奖还没到手,钱包就要捂不住了。


现在这个物价,实在让人扛不住。去餐厅人均150元起,找个小馆子一碗面条二三十。喝杯饮料均价15,奈雪喜茶动辄30。


就算回家吃个泡面,加两包榨菜还得6块。


如今,什么都涨,只有钱不值钱。


是因为通胀吗?


CPI(消费价格指数,衡量通胀的指标)告诉我们,不是。近十年CPI增速都维持在2%上下,很温和。这个通胀水平,无论如何也不会催生物价翻了数倍

吃都吃不起!借消费升级之名,我的生活全面涨价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那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些消费品,为什么却明显变贵了?


一、消费升级,劣币驱良币


其实刚看到这个CPI水平,我是相当怀疑的。金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贬值,还说温和通胀,谁信?


但仔细一想,我发现这个矛盾有解。


100块买到的东西确实变少了,但未必是100块贬值,还有一种可能,是东西卖的贵了


放到从前,谁能想到一根雪糕可以卖66块,一瓶啤酒500块,一件羽绒服上万?

吃都吃不起!借消费升级之名,我的生活全面涨价

从左到右依次为:钟薛高、雪花醴、波司登

当然,这些东西并不符合我们的日常消费需求,但是他们的存在,明显拉高了商品定价的锚


如今的消费市场,消费升级喊得最响亮。某气泡水卖6块,觉得很平常。某面包十几块,还觉得很便宜。而大众似乎也接受了贵的就是好的,定价没有上限。


但是这些年,有多少商品,披着消费升级的外衣,其实就是在变相涨价。


夏天,我特别喜欢吃一种袋装冰淇淋,售价5-6块。然而这种东西,在我小时候,不过就几毛钱。换了包装,改了品牌,你说它更好吃、更健康了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变贵了。


那我为什么还要买呢?很简单,因为几毛钱的买不到了。


一旦商品提高定价,从生产商,到渠道商,到零售商,甚至到品牌商,整个链条的利润都在增加。那么曾经那些极具性价比的商品,再也没有出现在货架上的必要


在一次又一次的消费升级迭代下,同样的钱,不可能再买到同样多的东西。不是金钱在贬值,而是我们喂饱了商品背后的产业链


当然,我们每个个体其实都是产业链上的一颗螺丝钉。当产业链利润增加,理论上,我们的收入水平也应同比例提升。


但实际情况是,支出和收入并不成正比。因为这一杯羹我们没有分到,而是鼓了资本家的腰包。


二、市场饱和,资本逐利


消费升级剥夺了我们降低生活成本的权利。增加支出的同时,又没有给予我们同等的享受。但很不幸,消费升级,却是消费品发展的必然。


因为资本都是逐利的。冠以消费升级之名的涨价,是他们攫取更多利润的不二法宝。尤其是当下,一些已经偏向成熟的产业,除了涨价,已经很难再有增长的空间。


  • 包装榨菜


比如开头我们说到的榨菜


这个行业,2019年市场总规模还不到70亿。最近这两年,随着各种佐餐单品的诞生,榨菜更没有从前那么受欢迎了。如果抛开价格因素,榨菜的市场份额大概率已经出现了萎缩


而站在单个企业的角度来看,前五大市占率合计70%,其中涪陵榨菜(002507)占了36%。这种情况下,市场格局基本已定,小企业抢不到涪陵榨菜的市场,涪陵榨菜也再难有多大的扩张。

吃都吃不起!借消费升级之名,我的生活全面涨价


所以当下,涪陵榨菜维持业绩增长的手段,也就只剩下了涨价


当年5毛的榨菜,如今已经涨到了3块。前不久,涪陵榨菜再发提价公告,继续上调3%-19%。涪陵榨菜解释涨价原因是成本上涨。但是翻一翻它的财报,毛利率已经高达60%,利润根本就不会承压。


十年前,涪陵榨菜的毛利率是30%,十年后,利润已经翻倍。这个数据变化,正印证了我们前面提到的观点:物价上涨,不是简单的金钱贬值,而是喂饱了背后的资本家。


  • 啤酒


在资本的驱动下,越是成熟的商品,越会想尽各种办法涨价。榨菜行业如此,啤酒行业也是如此。


2013年,啤酒产能见顶,华润、青啤、百威、燕京、嘉士伯五家独大,市占率合计已达74%。


但自此后,啤酒行业就进入了下行期。产能缩减,终端市场萎缩。

吃都吃不起!借消费升级之名,我的生活全面涨价


这种时候,几大啤酒厂商不约而同地做了相同的选择——高端化转型。所以现在的啤酒,越喝越贵。


曾经5块钱以下是市场主流,如今10元上下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几块钱的啤酒,就如同我当年吃过的几毛钱的冰淇淋,都被会挤出市场。而当10元成为新的主流后,高端价格带必然会继续上移。


或许现在看到雪花推出500块一瓶的啤酒,我们还觉得是笑话。但是在资本对利益的追逐下,永远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三、涨价,是消费品的宿命


写到最后,我突然对消费升级这四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


正如榨菜、啤酒行业一样,所有的消费品市场,都将会饱和。


消费是拉动经济最重要的一驾马车。而冠以消费升级之名的涨价,可以把这个有限的消费市场,无限放大。


或许这才是消费品最终的宿命。


只不过,资本家分给我们的那一杯羹,永远跟不上物价的提升。


从前,有一种商品叫奢侈品。以后,能买到平价的商品才叫奢侈。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