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10月27日,华熙生物(688363)发布了三季报。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30亿,同比增长88.68%。扣非归母净利润4.47亿,同比增长20%。
这个成绩,其实还算不错。但放在华熙生物身上,还是让人有些许失望。
华熙生物,相信混迹于股市的朋友,一定听过它的大名。玻尿酸三剑客之一,且跟另外两个(爱美客、昊海生科)相比,华熙生物还掌控着完整的玻尿酸上下游产业链。
因此在利润端,华熙生物多点开花。既可以直接外销原材料,也可以将原料加工,制成玻尿酸针剂,还可以做成化妆品。而这几项业务,毛利率基本都能达到70%-80%。
2020年度数据
除暴利外,玻尿酸这个赛道,还处在低渗透率、高增长的过程中。这种背景下,今年一季度,华熙生物还曾创下营收同比增长11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的成绩。
然而,到第三季度,营收增速下滑至65.69%,利润增速更惨,只有0.73%。
图片来源:同花顺
华熙生物怎么了?短短几个月,玻尿酸就卖不动了吗?
不是消费市场萎靡
华熙生物所在的这个赛道,尤其是其主营的化妆品产品,具有非常典型的季节性特点。一三较弱,二四较强。
这种市场表现,其实跟常理不太相符,毕竟对化妆品的需求是四季常在的。只不过如今,二季度,人为打造了一个618大促,四季度创造了双11购物狂欢(不知道昨晚第一波抢购小高潮,大家都如愿了么?)。
在这两个全民参与的购物节加持下,每年的二、四季度,搞零售,尤其是线上零售的店家,都能收获颇丰。
反应在财报上,华熙生物三季度营收,相较二季度有所回落,也算正常。另外同比增速放缓,其原因,也是因为去年同期,刚走出疫情,需求释放,导致基数增长。
图片来源:同花顺
所以,仅凭于此,还不能过度解读为华熙生物下游市场萎靡。
而是增收不增利
只是,营收增长65.69%,对应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竟然只有0.73%。翻译一下就是说,虽然卖得出去,但是赚不来钱。
一般来讲,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无外乎有二:
成本这端,一直是华熙生物的最大优势。其原材料自产,成本可控。比较今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华熙生物几乎稳定在77%-78%。虽较上年度略有下滑,但也是由于会计准则调整,将原计入销售费用的运输成本,调到了营业成本中。
不过成本虽然可控,但在费用这端,三季度,华熙生物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占营收47%、7%、8%,同比涨幅都近乎翻倍。
三季度各项费用金额及同比涨幅,图片来源:同花顺
首先,管理费用同比大涨,主要是股权激励所致,管理费用整体占营收7%,这个水平还不算太失控。
其次,研发费用,占营收8%,这个投入力度已远超行业平均。尤其是近两个季度,持续发力。猜测不久后,华熙生物在现在的产品格局上,很可能会有新品接力。
图片来源:同花顺
第三,而无论是管理还是研发费用,其规模都还不至于严重拖累利润。真正导致利润陷入增长瓶颈的,是占经营费用76%,占营收47%的销售费用。
自2020年,华熙生物确立品牌战略后,其销售费用就不断攀升。三季度,销售费用总规模已高达5亿,卖出去的产品总成本才2.4亿。也不知道华熙生物卖的究竟是产品还是广告?
这项压垮利润增速的销售费用,俨然已经成为了悬在华熙生物头顶的利刃。
当然,也不能说销售费用增加,就一定不好。
2020年,华熙生物加大营销费用投入,先后打造了“润百颜”、“夸迪”两个品牌,一举打响了在消费市场的知名度。
图片来源:财信证券
2021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实现营收19亿,其中润百颜和夸迪,就创造了8.56亿。也就是说,华熙生物能在业绩上突飞猛进,几乎全赖品牌营销战略的成功。
但是当下,营销的边际效用(简单理解,就是每增加一块钱广告投入,能带来多少销售额增量),明显在递减。
2019年,营销投入占比(即(广告宣传费+线上宣传推广费)/护肤品收入)约30%,2020年约45%。保守估算,2021年至少应已达50%。
也就是说,同样带来100块的销售额,2019年广告费30块就够了,2020年,需要45块。而到现在,至少50块。
目前这个水平,都已经让华熙生物的利润增长近乎停滞。而未来,获客成本只可能会越来越高。
这个道理很简单。当市场上没人知道润百颜、夸迪时,广告的作用当然是最大的。但是随着广告投放的普及,想要获得新的增量用户,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从业务结构来看,华熙生物是玻尿酸原材料、针剂、化妆品,三条腿走路的。其中前两项,面向的都是B端客户。理论上,不会面临销售费用畸高、获客成本上涨的问题。其竞争对手爱美客,销售费用率就只有10%。
只不过如今,面向C端的护肤品,营收占比已经达到了六成以上。
图片来源:同花顺,数据截止2021年上半年
我找了一下这三项业务,近五年的销量数据。很明显,自2018年起,玻尿酸原材料、针剂,销量增长就已经放缓了。华熙生物这三条腿,早就已经瘸了两条。
数据来源:iFind
至于原因,玻尿酸这个行业,原材料生产,与终端市场需求之间,大概率是供过于求的。站在华熙生物这个角度,原材料生产多了也卖不出去。下游做针剂的市场,需求目前就那么大。即便是专做玻尿酸针剂的爱美客,去年全年营收也不过就7个亿。
所以华熙生物转而研发玻尿酸护肤品,不仅是给自己找的一条新出路,更是给玻尿酸原材料上游,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需求。
这么来看,华熙生物还要推广食品玻尿酸,似乎也就没有那么不可理喻了。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总要有人消费。没有需求,就给你创造需求。从这点来看,对于华熙生物,还真想说一声佩服。
当下,受困于获客成本的节节攀升,华熙生物已经进入了业绩的增长瓶颈。
不过长远来看,倒也不必太过于担心。
边际效应递减,这是任何领域都将存在的一个必然规律。但也不是没有应对措施。比如,既然获得增量用户不易,那就在现有老客户之间,增发新产品。只要新产品能持续领跑,市场份额依然能不断扩大。
现在我们再回来看,前面提到,华熙生物近两个季度,明显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也就是说,华熙生物很可能已经在蓄力打造新产品了。能否破局,还要看未来,能否再造一个新的“夸迪”/“润百颜”。
不过在销售费用上涨,研发投入加大双重作用下,在有新的爆品之前,业绩恐怕会持续不及预期。
以前,只知道,华熙生物靠玻尿酸,割女人韭菜。现在才发现,华熙生物讲的,竟然还是一个叫“世上无难事”的励志故事。
相关阅读: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